[1] |
王冠孝,王伟,张娟娟. 乡村旅游与农村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因子诊断——以山西省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24, 47(1): 170-180. |
[2] |
张静, 保广裕, 刘玮, 杨春华, 燕振宁, 代青措, 傅永超. 青海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特征与模型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24, 47(1): 28-37. |
[3] |
周海燕, 冶建明. 乡村旅游涉入度、恢复性环境感知与重游意愿作用机制研究——一个中介与调节的混合模型[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9): 1567-1576. |
[4] |
康利刚, 曹生奎, 曹广超, 严莉, 陈链璇, 李文斌, 赵浩然. 青海湖流域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7): 1084-1097. |
[5] |
姚岚博, 冶建明, 王芸, 朱现伟. 干旱区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及作用机制研究——以新疆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6): 1013-1023. |
[6] |
杨锐, 李建勇, 王宁练, 陈小俊, 杜建峰, 刘剑波, 韩岳婷. 西天山温泉地区全新世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6): 900-910. |
[7] |
陈勉为, 冯丹, 张仕凯, 江雨, 张新兰. 基于RSEI和ANN-CA-Markov模型的伊宁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及预测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6): 911-921. |
[8] |
张梦圆, 荣丽华, 李伊彤, 党慧. 基于“三生”空间的农牧交错区城市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包头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6): 958-967. |
[9] |
董建红, 张志斌, 刘奔腾, 张新红. “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4): 515-526. |
[10] |
刘景明, 丁建丽, 包青岭, 张子鹏, 姜磊鹏, 曲艺. 基于同位素揭示艾比湖流域地下水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2): 201-210. |
[11] |
王志强, 姜文桓, 卢诗月. 基于生态网络分析的新疆“水-能-碳”耦合系统特征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12): 2005-2016. |
[12] |
梁樑, 郭晓淞, 陈汉杰, 徐皓帆, 周衍波, 谢邵文, 杨芬, 韦朝阳. 乌鲁木齐市核心城区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生态风险[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11): 1868-1878. |
[13] |
刘尊方, 雷浩川, 盛海彦. 基于XGBoost模型的湟水流域耕地土壤养分遥感反演[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10): 1643-1653. |
[14] |
马运强, 刘瑞, 李志忠, 靳建辉, 邹晓君, 谭典佳, 陶通炼.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沉积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10): 1663-1679. |
[15] |
生延超, 徐珊, 周垚. 环境规制能否促进黄河流域要素效能发挥?[J]. 干旱区地理, 2023, 46(1): 139-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