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设为首页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在线留言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西部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演化研究
邹亚锋, 张倩, 饶钰飞, 邓敏, 王淇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636-648.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224
摘要296)   HTML56)    PDF(pc) (23883KB)(172)    收藏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和生态等方面。为揭示中国西部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5个方面构建中国西部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市2005—2019年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各因素层得分,并结合Q型聚类分析法及偏相关分析法对中国西部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单项水平以及单项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市15 a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各异,区内及区际差异大。(2)各市人才吸引力较弱,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均衡,城市建设力度大,生态文明建设有待提升。(3)仅经济-生态实现了协调发展,且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研究结果为中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基于GRACE卫星数据的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
石振君, 朱秀芳, 唐谊娟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9): 1397-1406.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629
摘要255)   HTML21)    PDF(pc) (8373KB)(306)    收藏

掌握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情况,了解其变化的原因有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综合管理。以中国陆地为研究区域,基于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卫星反演得到的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使用曼-肯德尔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了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趋势以及时空变化特征,并选择了包括气象、下垫面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的10个影响因子,即气温、降水、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不透水层占比、水体占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高程、坡度、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利用地理探测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3种方法综合分析其与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松花江、嫩江和松嫩平原附近以及柴达木盆地-长江-东南沿海条带上陆地水储量变化显著增加,中国西南以及新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条带上陆地水储量变化显著减少,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呈现出“高-低-高-低”的变化特点。整体而言,气象因素对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和下垫面因素,其中降水量是引起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月陆地水储量变化对降水量、温度、SPEI和NDVI响应存在滞后性,且陆地水储量变化对降水量和SPEI以1个月滞后为主,对温度和NDVI的响应以无滞后(即0个月滞后)为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1957—2019年山西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与暴雨灾害风险评估
李乐乐, 钞锦龙, 赵德一, 李浩杰, 吴林栋, 李佳骏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5): 689-699.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425
摘要252)   HTML39)    PDF(pc) (12275KB)(254)    收藏

利用1957—2019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使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自然灾害理论使用决策分析法(AHP)进行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 从时间尺度上看,山西省暴雨发生时间呈现周期性和季节性;暴雨年际变化存在4 a、9 a、14~15 a和27~28 a 4个时间尺度震荡,且震荡周期在缩短,暴雨发生的频次呈增加趋势;暴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且形成暴雨灾害的几率较大,每年6—8月期间累积暴雨日数占全年比重高达85.23%,其中7月占比最大,达到45.18%。(2) 从空间尺度上看,暴雨多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和海拔较高的山区,整体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地区差异明显;以恒山为界,以南区域强降水发生的概率以及暴雨量普遍要高于北部区域,其中垣曲、五台山、阳城年平均暴雨量在65 mm以上,累积暴雨日数超过60 d。(3) 通过对山西省暴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发现山西省暴雨灾害综合风险等级空间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运城盆地东北部属于高风险区,而山西省东北、西北地区则属于低风险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基于PML-V2数据集的中国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魏涛, 王云权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6): 857-867.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476
摘要251)   HTML311)    PDF(pc) (18641KB)(103)    收藏

陆地蒸散发是陆-气水热交换的重要过程,是全球水分运移及能量转换中重要的一环。识别蒸散发的时空动态特征对研究区域水循环和能量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利用9个通量站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3种全球蒸散发产品(GLEAM、MOD16以及PML-V2)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选取在中国区域适宜性最佳的地表蒸散发产品数据,对2003—2020年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PML-V2蒸散发产品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最佳。(2) 在时间上,中国蒸散发在研究时间段呈增长趋势;空间上,研究时间段由西北到东南总体呈增加趋势。(3) 基于Hurst指数分析的未来中国蒸散发变化状况,预期将与过去表现相反趋势,即过去总体呈增长趋势,未来蒸散发会下降。此次研究通过对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区域水资源利用及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中国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响应
陈淑君,许国昌,吕志平,马铭悦,李晗羽,朱玉岩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5): 742-752.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375
摘要243)   HTML22)    PDF(pc) (20792KB)(176)    收藏

植被覆盖变化不仅与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而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从省级尺度研究中国植被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定量分析气候因子结合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影响研究仍较少。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2000—2020年Landsat数据及同期气候与夜间灯光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线性回归分析、变异系数、偏相关分析和贡献度模型等方法对中国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中国植被覆盖度以0.32%·a-1的速率增长。植被覆盖区域以高覆盖度为主,面积占研究区域的38%,总体呈现从东南至西北递减的趋势。(2) 黄土高原、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植被覆盖度呈现增长趋势。植被年际波动在南部比北部、东部比西部稳定。黑龙江省植被覆盖度最高,为9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低,为14.4%;宁夏回族自治区植被覆盖度以0.98%·a-1的速率增长,植被得到显著改善。(3) 气候因子和城市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气温和降水量对中国北部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分别为负相关和正相关,城市化主要影响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气温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主要贡献因子,平均贡献度为84.3%;降水量是台湾省的主要贡献因子,平均贡献度为71.7%;城市化贡献度最大的城市为上海,平均贡献度为26.5%。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陕西省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空间分布与形成机理初探
丁华,廖文强,段丰浩,杨望暾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527-538.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372
摘要229)   HTML37)    PDF(pc) (31642KB)(325)    收藏

陕西省共有丹霞地貌54处,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和伊陕斜坡。正、负丹霞地貌兼具,沿西南—东北方向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风成沙漠相砂岩丹霞分布面积最广,以狭缝型沟谷丹霞、波浪型丹霞、彩色丘陵为特色,多数处于发育青年期。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研究得出,陕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的空间结构类型为凝聚型,出现2个高密度区(延安甘泉—志丹—安塞—富县丹霞片区和榆林靖边丹霞片区)、1个中密度区(照金—旬邑—彬县丹霞片区)和2个低密度区(宝鸡九龙山片区、神木公格沟—府谷莲花辿片区)。从形成机理看,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沉积奠定了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燕山晚期以来的地势格局控制着正、负地貌的分布,节理和裂隙特征对丹霞地貌景观格局起关键性作用,水蚀、风蚀等为主导营力塑造出丹霞地貌景观形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
董建红, 张志斌, 刘奔腾, 张新红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515-526.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242
摘要215)   HTML20)    PDF(pc) (14432KB)(135)    收藏

基于土地“三生”功能视角,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测度2000—2020年西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且综合运用热点分析工具、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特征与分异机制。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三生”空间地域分异显著;“三生”空间结构演化呈生产、生活空间增加,生态空间缩减的变化趋势。(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2000年的0.22720升至2010年的0.22724后降至2020年的0.22699,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相对稳定。(3)生态环境质量空间上呈“东南较高、西北次之,中部较低”的格局特征,生态环境质量格局演化的冷、热点区主要聚集于东南和西北部,与区域内人口、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趋同性。(4)生态用地结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人类活动是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自然因子内部以及自然因子与社会经济因子的交互协同作用共同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区域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徐宇杰, 刘冰, 孙爱军, 汪克奇, 李冬雪, 赵晖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550-562.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306
摘要203)   HTML16)    PDF(pc) (16955KB)(213)    收藏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为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是中国境内受西风环流影响最为明显的沙漠之一,其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对理解该区现代地表过程与未来环境演变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区域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的结果明显不同,存在中晚全新世和中全新世降水/湿度变化最优期的分歧,成因机制存在季风深入内陆和西风总体控制的争议。以目前区域已发表的多载体记录为基础,通过降维和集成分析重建了该区全新世气候/湿度变化背景,梳理区域风沙沉积地层年代学时空分布,集成了该区全新世风沙活动历史,进而探讨区域风沙活动与湿度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早中全新世(12~6 ka)气候干旱,风沙活动强烈;中晚全新世以来湿度逐渐增加、风沙活动逐渐减弱。通过区域及半球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该区环境演变过程主要受西风环流的控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青海湖流域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康利刚, 曹生奎, 曹广超, 严莉, 陈链璇, 李文斌, 赵浩然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7): 1084-1097.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525
摘要201)   HTML25)    PDF(pc) (14427KB)(162)    收藏

地表温度是陆面过程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MOD11A2地表温度数据,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类型、气象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2002—2021年青海湖流域的年度、季节、月份及昼夜等时间尺度,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海拔高度的地表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地表温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年均地表温度总体随年份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地表温度为2.20 ℃。空间分布呈现比较规律的由流域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的特征。青海湖北岸和东岸地表温度上升趋势最显著,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流域主体。(2)地表温度在不同季节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除春季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外,夏季、秋季、冬季均呈逐年上升趋势。(3)月间地表温度表现为规律的先增加后减小,以7月为“对称轴”呈显著相似的变化趋势。(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从高到低排序为:耕地>林地>灌木>草地>荒地>冰川。(5)年均地表温度与海拔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海拔每升高100 m,年均地表温度下降约0.8 ℃。(6)根据单因子探测结果,环境因子对地表温度的解释力存在差异,其中海拔高度和年均气温对地表温度的解释力较高,而土地利用类型对其解释力最低。在所有因子的交互作用中,年均气温和海拔高度交互,q值的解释力最大(0.90),表明年均气温和海拔高度的耦合与青海湖流域地表温度关系密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基于RClimDex模型的近60 a中亚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黄鑫, 焦黎, 马晓飞, 王勇辉, 阿尔曼·阿布拉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7): 1039-1051.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511
摘要195)   HTML591)    PDF(pc) (16075KB)(138)    收藏

选取1960—2020年中亚126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基于RClimDex模型计算中亚8种极端降水指数,利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法分析、相关性分析、小波变换和重标极差(R/S)分析,探究中亚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结果表明:(1)近60 a中亚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增加,表征降水强度(SDII)变化倾向率为0.02 mm·d-1·(10a)-1。极端降水量指数中,强降水量(R95p)、单日最大降水量(Rx1day)、连续5 d最大降水量(Rx5day)、年总降水量(PRCPTOT)的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93 mm·(10a)-1、0.24 mm·(10a)-1、0.66 mm·(10a)-1和0.73 mm·(10a)-1。在极端降水日指数中,中雨日数(R10)、持续干燥日数(CDD)、持续湿润日数(CWD)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2 d·(10a)-1、-0.65 d·(10a)-1和0.08 d·(10a)-1。极端降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高海拔依赖性,高原和山区附近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中亚极端降水周期特征为多峰谱型,具有准5 a短周期振荡、6~9 a中周期振荡和10~15 a长周期振荡。(2)极端降水指数与年总降水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WD对年总降水的贡献最大;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对极端降水事件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S分析表明该地区极端降水特征未来持续可能性较大。研究结果可为中亚极端气候预测、自然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工作等提供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塔里木盆地北缘一次局地极端暴雪天气异常机制及成因
曲良璐, 姚俊强, 赵勇, 周雪雁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5): 719-729.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411
摘要193)   HTML20)    PDF(pc) (36275KB)(256)    收藏

2021年4月2日塔里木盆地北缘拜城县出现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灾害性暴雪。利用ERA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FY-2G卫星资料,分析了极端暴雪天气环流异常、多尺度环流特征及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 高层伊朗高压及低纬东风气流的异常导致中亚低涡与高原低涡异常结合,加强了低层异常东风气流,东风急流引导南海、孟加拉湾暖湿空气沿河西走廊到达塔里木盆地中部,使得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在地面辐合线触发下,产生极端降雪天气。地面冷高压稳定维持,导致塔里木盆地持续降温,而拜城位于海拔1000 m以上的浅山区,二者共同作用,造成拜城4月降水相态仍然为雪。(2) 垂直位温梯度和西风异常导致湿斜压不稳定发展,形成低层锋生和高层及近地面湿位涡异常,而锋生作用和湿位涡异常又通过垂直运动变化影响降雪的发生发展。对于拜城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层的上升运动及300~500 hPa的垂直风切变。(3) 中尺度云团不断发展并向东北移动经过拜城县上空,增加了降雪持续时间和降雪强度,移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一致性则决定了中尺度云团生消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可加深对塔里木盆地局地极端暴雪成因的认知,为精确预报、精准服务提供科学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甘肃省古浪县生态质量评价
罗镕基, 王宏涛, 王成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539-549.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322
摘要190)   HTML9)    PDF(pc) (16384KB)(106)    收藏

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7%,该地区多以荒漠为背景,其生态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为了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质量,对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干旱遥感生态指数(Drought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DRSEI),该指数由绿度、湿度、干度、荒漠化指数和热度5个生态因子耦合而成。相较于RSEI,DRSEI对植被更加敏感,对不透水面、土地以及沙地的分辨能力更强,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质量评价。利用DRSEI对古浪县1994—2020年生态质量进行长时序的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古浪县1994—2020年生态质量整体变好,中西部和东南部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对生态环境有很强的改善作用;生态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腾格里沙漠,生态质量为优、良、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祁连山东端支脉。基于DRSEI定量化评价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质量,对指导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生态环境整治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新疆巴州北部冬半年降水相态气象因子特征和判识指标分析
仇会民, 万瑜, 张仕明, 肖莲媛, 周雪英, 温春, 蒋聚金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563-573.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342
摘要189)   HTML15)    PDF(pc) (7472KB)(120)    收藏

利用1961—2018年10月至次年4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北部6个国家观测站的天气现象资料,统计分析近58 a降雨、降雪、雨夹雪、雨转雪4种降水相态的气候特征,得出巴州北部10月和4月以降雨为主,12月和1月以降雪为主,雨夹雪和雨转雪主要在11月和3月。利用2003—2018年10月至次年4月库尔勒站探空资料,得到与降水相态转换关系密切的10种物理量,量化了降水相态判识特征及指标。结果表明:(1)地面最低温度、近地层温度、850 hPa温度、500~850 hPa之间的位势厚度、700~850 hPa之间的位势厚度、0 ℃层高度可将4种降水相态完全判别,500~850 hPa之间的温差、700~850 hPa之间的温差能有效判别降雨、降雪、雨夹雪。(2)构建了降水相态预报评分办法,库尉轮平原和焉耆盆地的综合指标准确率达92.06%和94.36%,综合判定后预报评分达93.58%。(3)特性层温度及温差对降雨和降雪的预报效果好于雨夹雪;位势高度及厚度对降雪的预报效果好于降雨和雨夹雪;位势厚度对雨转雪的预报效果要好于特性层温度。研究降水相态综合判据对巴州北部降水相态的判别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为提高雨雪相态转换预报准确率提供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博尔塔拉河源流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
田昊玮, 陈伏龙, 龙爱华, 刘静, 海洋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9): 1432-1442.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555
摘要188)   HTML32)    PDF(pc) (8225KB)(140)    收藏

冰川径流是西北干旱区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的影响对西北干旱区径流至关重要。以博尔塔拉河上游源流区为研究区,构建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模拟温泉水文站1972—2018年月径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情景下(RCP4.5和RCP8.5)未来(2020—2050年)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源流区径流变化过程,在整个模拟期间,径流数据的纳什系数(NSE)为0.82,偏差百分比(PBIAS)为-3.22%,均方根误差与实测值标准差的比值(RSR)为0.42,决定性系数(R2)为0.84,模型性能评定为优。根据CMIP5气候模式2种情景的模拟结果,2种情景模拟未来总径流都呈现出增加趋势,分别将以0.31×108 m3·(10a)-1和0.40×108 m3·(10a)-1的速度继续增加,冰川径流占比较历史时期的27.61%分别提升了4.84%和9.38%。冰川径流增加是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消融时间提前,冰川消融加速,冰川积累时间减少,导致冰川面积进一步的缩减。研究结果可为博河地区水文资料历史变化、未来演变趋势和预防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中国研学实践基地空间格局的多尺度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
朱磊, 李燕楠, 胡静, 田小波, 徐佳慧, 卿琪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625-635.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278
摘要181)   HTML8)    PDF(pc) (9884KB)(86)    收藏

中国研学实践基地是我国研学旅游的重要载体。综合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系统探究其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全国尺度来看,研学基地整体上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态势,不同类型均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主要形成了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核心的高密度区。(2)从区域尺度来看,研学基地在三大地带间呈现出“东西多、中部少”态势,在八大区域间呈现出从沿海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再到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规律。(3)从省域尺度来看,研学基地分布具有明显空间自相关特征,热点区呈现“L”型带状分布,冷点区呈现“V”型片状分布格局。(4)从市域尺度来看,研学基地集中分布在我国的Ⅰ型和Ⅱ型大城市,热点区集中在我国的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圈周围。(5)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潜在客源市场、旅游产业规模和政策支持力度对研学基地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且各因素影响强度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对优化我国研学基地的空间布局,助推研学旅游地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新疆文化旅游空间分布格局
张烈琴, 陆亦农, 龙震, 李庆雷, 王涛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5): 823-833.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177
摘要173)   HTML11)    PDF(pc) (9968KB)(88)    收藏

文化旅游空间是当今文旅融合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新疆2346个POI文化旅游空间点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统计分析,借助GIS空间分析软件中地势地貌高程分析、核密度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图文可视化再现新疆文化旅游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 新疆文化旅游空间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相适应,集中分布于河流两岸、河谷地带、山地垂直地带与沙漠边缘绿洲缓冲区,核密度高值区呈现明显的大分散-小聚集、带路性、团块状、星散状分布特征。(2) 新疆文化旅游空间分布呈现北密南疏、东西相贯特征,自然旅游空间辐射影响范围较人文旅游空间广阔。(3) 新疆文化旅游空间一脉相承,人文旅游空间与自然旅游空间的交往逐渐转变为文化旅游空间的资源、产品和形象,相互影响关系逐渐强化,具有显著的包容性、交融性和广阔性特征。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新疆文化旅游空间全域性、层次性、多样性发展研究的优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新疆焉耆盆地农田耗水有效性评价
杨一飞, 杨鹏年, 汪昌树, 寇鑫, 谭翻, 徐杰, 王翠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5): 730-741.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405
摘要172)   HTML3)    PDF(pc) (10518KB)(116)    收藏

西北干旱地区受监测资料匮乏等因素,难以实现区域尺度的水资源消耗效用评价。使用MODIS遥感数据驱动混合双源梯形蒸散发模型(HTEM),对焉耆盆地陆面蒸散发的时空过程进行了连续模拟,并对灌区耗水量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1) 2013—2020年焉耆盆地灌区多年平均蒸散发为624.4 mm,其中作物生育期4—10月蒸散发占全年的89.6%。(2) 焉耆盆地灌区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多年平均分别为508.9 mm和115.5 mm,各占总蒸散发的81.5%和18.5%。(3) 焉耆盆地灌区多年平均蒸散发耗水量13.82×108 m3,其中高效、中效和低效耗水分别占总耗水量的81.5%、5.6%和12.9%,且耗水有效性与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在区域尺度以时空连续的方式揭示了焉耆盆地灌区蒸散发水分消耗的有效性,可为干旱区水资源管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2001—2020年蒙古高原昼夜非对称变暖对植被返青期的影响
张港栋, 包刚, 元志辉, 温都日娜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5): 700-710.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395
摘要171)   HTML14)    PDF(pc) (14736KB)(126)    收藏

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种遥感植被指数以及蒙古高原94个气象站点的月最高、最低温和降水量数据,利用累积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和动态阈值法2种物候识别方法提取蒙古高原植被返青期,分析蒙古高原昼夜非对称变暖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植被返青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1—2020年蒙古高原生长季开始前6个月(上一年11月—当年4月)平均最高温[0.7 ℃·(10a)-1]和最低温[0.3 ℃·(10a)-1]均呈上升趋势,最高温的变暖速率是最低温的2.3倍。(2) 季前昼夜非对称变暖对植被返青期均产生提前作用,但与最高温相比,最低温对返青期的影响程度更大,且影响范围更为广泛。(3) 季前昼夜非对称变暖对不同植被类型返青期产生不同影响,白天变暖对灌丛、农田和稀疏植被返青期的影响更明显,夜间变暖对森林和草地返青期的影响更强,特别是森林地区(25.5%)。研究白天和夜间非对称变暖对蒙古高原植被物候的影响,对揭示温度对春季植被物候的影响机制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新疆喀什河流域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及灌溉适应性评价
张勇军, 杨余辉, 胡义成, 冯先成, 杨景燕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4): 583-594.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274
摘要170)   HTML8)    PDF(pc) (10177KB)(52)    收藏

喀什河是伊犁河的三大支流之一,了解流域水质状况对于伊犁地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喀什河流域水化学组成及其成因,并以此为基础对河流进行灌溉适宜性评价。通过2018年7月—2021年7月期间采集喀什河河水水样289组、泉水水样5组、井水水样30组,应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关系等方法,探讨了喀什河流域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控制因素,并采用USSL图、Wilcox图对河水进行灌溉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喀什河流域各水体均呈现弱碱性,井水和泉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及电导率(EC)略大于河水,各水体水化学类型均为Ca2+-HCO3-型。(2)岩石风化是流域内各水体离子来源的主要控制因素,且各水体离子来源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影响。(3)河水离子质量浓度短时间序列平缓变化表明,2018—2021年干流离子浓度因冰雪融水和降水的稀释作用强弱而变化,4—7月较低,8月—次年3月较高;空间变化上离子质量浓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4)河水的水质为优秀,可直接用作灌溉用水,但2021年的EC略有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喀什河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开发治理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分析
周海涛, 马钰松, 樊亚宇, 宁小莉
干旱区地理    2023, 46 (5): 814-822.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2.423
摘要170)   HTML13)    PDF(pc) (5575KB)(130)    收藏

厘清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明晰其空间可达性是旅游规划制定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的前提基础。利用核密度、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揭示了内蒙古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基于高德地图路径规划功能实时获取道路交通状况,构建了红色景点空间可达性测度模型,采用地理探测器阐明了可达性差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内蒙古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现象,以呼和浩特市和兴安盟为核心区域核密度值较高,尤以呼和浩特市周边显著。各盟市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特色鲜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类型较为齐全,但分布均衡性较差。(2) 内蒙古红色旅游景点间通行时间成本较高,平均通行时间256.229 min,可达性较差,且内部差异较大,极差值约274.1 min。可达性系数值域范围为0.752~1.816,其空间格局呈“中心-外围”圈层状逐渐递减特征,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地区成为可达性“边缘洼地”。(3) 景点区域位置、景点核密度因子对可达性差异解释力最强,且两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最大。任意两因子对可达性分异的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关系,不存在独立或减弱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